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已能频频看到OLED 的身影了,很多人可能知道有OLED的存在,但对OLED 的由来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一下OLED的发展史。
1947年出生于香港的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室中发现了有机发光二极体,也就是OLED,由此展开了对OLED的研究。1953年,法国学者Bernanose和Vouaux等首次在蒽衍生物中发现了EL现象。1963年Pope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关OLED的文献,当时使用数百伏电压,加在有机芳香族Anthracene(葸)晶体上时,观察到发光现象。但由于电压过高,发光效率低,未得到重视。1982年,Vincett等真空蒸镀法制备蒽薄膜,获蓝色荧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约0.03%。直到198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的C.W. Tang及Steve Van Slyke等人发明以真空蒸镀法制成多层式结构的的OLED器件后,研究开发才活越起来。
1987年,邓青云教授和Van Slyke 采用了超薄膜技术,用透明导电膜作阳极,Alq3作发光层,三芳胺作空穴传输层,Mg/Ag 合金作阴极,制成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同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Jeremy Burroughes证明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也有电致发光效应。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Friend等人成功的开发出以涂布方式将多分子应用在OLED上,即Polymer(多聚物,聚和物) LED,亦称PLED。不但再次引发第二次研究热潮,更确立了OLED在二十一世纪产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1990 年,Burroughes 等人发现了以共轭高分子PPV为发光层的OLED,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OLED 研究的热潮。邓教授也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为了更直观的知道OLED的发展史,小编以下面的图片来展示OLED的发展史。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想要一盏属于自己的OLED灯吗?快来DIY
- 护眼食物馆,咀嚼被誉为另类的“眼保健操”
- OLED照明,家居环境照明应用简析
- OLED护眼首选,蓝光危害的机理浅析
- UIV OLED照明光源特点简述,了解不一样的光
- OLED化妆镜灯 拒绝色差 化妆零失误
- 家装照明灯具的选择-UIV OLED照明
- 官宣!三星AMOLED可折叠+5G手机正式发布(视频)
- 全球OLED最新资讯
- 软屏时代已经到来:三星官网证实:可折叠Galaxy F将于2月20日发布